通话膨胀,也称为语言的通货膨胀,是指 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思想、感情不匹配,导致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失去原本的表达力度,字数和情绪超过本身,呈现冗余之态的现象。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社会学家李安宅在二十世纪前半叶提出,他在《论语言的通货膨胀》一文中指出,语言通胀与制币与其背后财富不匹配而产生的通胀类似,都是由于某种不匹配导致的价值降低。

通话膨胀是什么

在现代社会,尤其是互联网时代,由于表达需求的急剧增加和注意力资源的有限性,语言的通货膨胀现象愈发明显。例如,过去一个简单的“哈哈”就足以表达笑声,而现在则需要连续发多个“哈哈”甚至更长的笑声来表达同样的情感,这种现象在社交网络中随处可见。

语言的通货膨胀有以下几个表现:

情绪表达的极致化:

原本很正常的情绪,现在需要表现得更为夸张,如“气死”、“笑不活了”、“我人没了”等。

表达内容的冗余:

为了表达一个简单的意思,现在需要说更多的话,甚至变得啰嗦和重复。

真诚性的质疑:

由于语言的冗余,人们可能会怀疑说话者的真诚性,认为其表达过于夸张或不真实。

这种语言现象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日常交流,还反映了社会文化和语言发展的某种趋势。为了应对这种现象,人们需要更加注意语言的简洁性和表达的准确性,以保持沟通的有效性和真诚性。